哇! 好聳動的標題喔!


為了星期日啦啦隊的聚餐,到附近的一家好吃烤鴨店去訂烤鴨,意外的看到這個報導。


 


看到了標題,還以為真的拋出人命,身為教練的我,不得不注意學生的安全,所以還不顧形象的蹲在烤爐旁,仔細的閱讀裡面的內容。


 


看完報導的第一個直覺,是" 為什麼媒體記者們都要用這種標題嚇讀者呢? "


 


其實啦啦隊這種運動難度非常高,它結合了舞蹈、體操、舞伴技巧(就是所謂的拋接和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撐舉)等等,把多項運動結合起來的表演,為什麼不認為它是運動呢?  那為什麼溜冰是一種表演也稱它為運動呢 ? 我不懂ㄝ,奇怪的理論 !


 


美國人發明啦啦隊是有他們的環境背景的,有這麼多優秀的體操隊員加入,自然的會增加許多的技巧難度,年輕人嘛! 總是愛追求極致的表現,認為自己可以做到為什麼不做咧 !?  這時候教練角色好像很重要了,不過,教練也有比賽的壓力阿!  練習及表演的安全措施真的是很重要的事,安全的觀念以及謹慎的態度是練習的過程當中非常需要注意的事。


 


但是這篇報導有點過分強調 "拋出人命" 這件事,以我多年對於競技啦啦隊的觀察,台灣的各個啦啦校隊練習情況,並不像美國競技啦啦隊那樣走火入魔(其實台灣並沒有那個環境及氣份),而且重要的大專盃比賽也由一些希望大家走創意路線的裁判擔任,我想,主要的目的當然是希望大家不要追求競技技巧的難度 ,看上一屆大專杯的比賽結果就可看出端倪啦 ! 這篇報導只會讓一些家長認為加入競技啦啦就是個危險、會出人命的運動,這些記者大人沒有做一些平衡的報導,也沒有深入研究台灣的競技啦啦的生態只是直接貼上別的國家的報導,來嚇一般無知的民眾,有點不夠專業! 我這麼認為。


 


我的學生也常因為練習新技巧而感到興奮,常常氣份非常HI,不過一向不會忘記COVER的重要性
,沒有安全就沒有技巧,所以希望以這篇報導來警惕所有愛好競技啦啦的學生。


嘿! 服裝上面還蠻突破的呦!


報導的內容:


   全美各地啦啦隊員受傷送醫的案例自1990年代初以來已經倍增;全美重大運動傷害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從一九八二年到二零零五年,高中及大學女運動員所發生的一零四件通常導致死亡的頭與脊髓創傷之重大傷害中,逾半數傷者為啦啦隊員。


 


   啦啦隊表演內容日益鋌而走險,與一九八零年代許多高中體操隊遭解散(原因出於保險理賠)有關;
不少才華洋溢的體操女選手轉而投身啦啦隊,旋即憑藉其才華與競爭天性,將原本只是搖動彩球與旗幟的啦啦隊改造為充斥各種拋接人體等特技動作的業餘太陽神馬戲團。


 


十八歲加州沙加緬度市立學院啦啦隊員潔西卡,五個月前再練習時直接從四五公尺高處投下腳上落地,頸部兩處斷裂,受傷處只差依公釐就有癱瘓之虞。謂此戴了兩個月頭頸固定支架的潔西卡說,啦啦隊員入隊時都要簽署醫療免責聲明,但這根本是死亡免則聲明。如今已經康復的他,四肢活動如長,但有女啦啦隊員受傷後腰部以下癱瘓,甚至死亡。去年三月,當伊利諾大學一名女啦啦隊員在眾目睽睽下跌四
、五公尺高的人塔後,全美大學運動協會(NCAA)便禁止啦啦隊在NCAA籃球賽中表演超過兩層的人塔,並規定表演空拋接人時必須使用安全墊。


 


   然此法令無法約束高中啦啦隊。此外,全美各地在規範高中啦啦隊上缺乏一致性,大多數州不認為啦啦隊是一種運動,而是一種活動,因此啦啦隊不受頗具影響力的州運動協會管控,其主管機關是也要規範西洋棋、辯論與法文社的州教育團體。(取材自紐約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an51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